我哥教我作业突然c我

我哥教我作业突然c我

曾点,字皙,是曾参的父亲。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将其排在第19位,《孔子家语·七十二弟子解》将其排在第23位,说他“疾时礼教不行,欲修之,孔子善焉”。 《论语》中关于曾点(皙)的记载亦较少,只有“子路、曾皙、冉有、公西华侍坐”一章。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在“曾点”条下进行了缩写,很典型。 侍孔子,孔子曰:“言尔志。”点曰:“春服既成,冠者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,浴乎沂,风乎舞雩,咏而归。”孔子喟尔叹曰:“吾与点也!” 《论语》关于“子路、曾皙、冉有、公西华侍坐”写得内容丰富,且极具文学色彩。全文是: 子路、曾皙、冉有、公西华侍坐。 子曰:“以吾一日长乎尔,毋吾以也。居则曰:‘不吾知也!’如或知尔,则何以哉?” 子路率尔而对曰:“千乘之国,摄乎大国之间,加之以师旅,因之以饥馑,由也为之,比及三年,可使有勇,且知方也。”夫子哂之。 “求,尔何如?” 对曰:“方六七十,如五六十,求也为之,比及三年,可使足民。如其礼乐,以俟君子。” “赤,尔何如?” 对曰:“非曰能之,愿学焉。宗庙之事,如会同,端章甫,愿为小相焉。” “点,尔何如?” 鼓瑟希(稀),铿尔,舍瑟而作,对曰:“异乎三子者之撰。” 子曰:“何伤乎?亦各言其志也。” 曰:“莫(暮)春者,春服既成,冠者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,浴乎沂,风乎舞雩,咏而归。” 夫子喟然叹曰:“吾与点也!” 三子者出,曾皙后。 曾皙曰:“夫三子者之言何如?” 子曰:“亦各言其志也已矣。” 曰:“夫子何哂由也?” 曰:“为国以礼。其言不让,是故哂之。” “唯求则非邦也与?” “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?” “唯赤则非邦也与?” “宗庙会同,非诸侯而何?赤也为之小,孰能为之大?” (《论语·先进》11·26) “希”通“稀”,指弹瑟的速度放慢,节奏逐渐稀疏。作,站起来。“莫”通“暮”。冠者是指成年人,古代子弟到20岁时行冠礼,表示已经成年。沂,水名。雩(yú),舞雩是祭天求雨的地方。 孔子主张以礼让治国,但仲由(子路)、冉求(子有)、公西赤(子华)均未达到这一境界。而孔子之所以只赞同曾点(皙)的主张,也许是因为曾点(皙)所描绘的,就是孔子理想的礼乐之治下的景象。在孔子的理想中,大治的国家就应当是人民安居乐业,“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怀之”的大同社会。或者如《礼记·礼运》所描述的那样: 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,选贤与能,讲信修睦。故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,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,矜、寡、孤 、独、废疾者皆有所养,男有分,女有归。货恶其弃于地也,不必藏于己;力恶其不出于身也,不必为己。是故谋闭而不兴,盗窃乱贼而不作,故外户而不闭。是谓大同。 而这个时候,或许孔子已经感觉有点累了,他向往那种鼓瑟,浴乎沂,风乎舞雩,咏而归的生活。 曾点(皙),说到了孔子的心坎上。

相关推荐

孔子弟子传018|曾点曾皙
龙门村夫 · 9489阅读
等下一个夏天,教室里坐满了人,可惜不再是我们
互联网 · 8937阅读
【战疫日记】情人节有约了
木禾_520 · 4910阅读
名句赏析:非莫非于饰非,过莫过于文过
诡语娜娜 · 6126阅读
名句赏析:听言不如观事,观事不如观行
诡语娜娜 · 7260阅读
智慧的旅途:哲学的启示与人生的导航
花影舞 · 3017阅读
细数流年||逛市场
蓝江365 · 4020阅读
和庄子一起坐大鹏之背扶摇九天
Iceberg道 · 4817阅读
智慧的回声:探寻哲理语句的深邃与永恒
笔走龙蛇 · 4554阅读
永远的约定与孤单的回声
霜满天 · 957阅读
永远的约定与孤单的回声
梦回大唐 · 6794阅读
岁月之言:倔强的美丽,坚强的告白
诡语娜娜 · 7299阅读
道德经(二十七)> 故有之以为利
巨山寺 · 9916阅读
资治通鉴|领导都用什么人?
龙门村夫 · 602阅读
智慧的碎片:探索哲理语句的深邃与光华
古道烟尘 · 5844阅读
榕窗小札(57)
雁韧 · 996阅读
经典语录:智慧的火花与生活的哲理
墨舞青云 · 3251阅读
道德经(五十四)> 望呵
巨山寺 · 9266阅读
孔子弟子传028|陈亢子禽
龙门村夫 · 7155阅读
五律 梅雨时节
柏荣生 · 3807阅读
岁月||生如夏花
枫城玉器 · 707阅读
经典语录:智慧的火花与情感的共鸣
墨舞青云 · 3136阅读
随笔:人情淡薄,冷暖自知
诡语娜娜 · 6670阅读
心碎的声音:那些无法言说的伤感语句
雨夜听风 · 3837阅读
哈维尔.傅梅洛:“警界的骄傲与堡垒”
by一苇 · 7374阅读
随笔:至少,别辜负了他们
诡语娜娜 · 423阅读
夏日黄昏的宁静
清风徐来 · 4081阅读
一个中学老师写给她父亲的信(4)
雁韧 · 3325阅读
“理解”不万岁
胖胖说 · 5260阅读
孔子弟子传018|曾点曾皙
龙门村夫 · 5447阅读